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 倍币币心寻找下一的风得投选个百我

倍币币心寻找下一的风得投选个百我

2025-09-15 23:12:54 [观点] 来源:币市达人

最近看到Foresight Ventures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捕获百倍币之归零基金计划》,读后让我想起了自己这些年在币圈摸爬滚打的经验。说实话,这篇文章让我产生了强烈共鸣——谁不想在熊市中发现那些被埋没的潜力项目呢?就像2018年熊市时,谁能想到现在某些当年几乎归零的小币种,如今已经成为市场宠儿?

熊市选币的核心逻辑

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关键点是:要找那些能"活过熊市"的项目。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熊市是检验项目真伪的最好时机。"就像丛林中的生存考验,只有真正有实力的项目才能在寒冬中存活下来。那怎么判断一个项目能否熬过熊市呢?文章给出了5个标准,我觉得其中有几个特别值得深入探讨。

技术面:大浪淘沙后的真金

作者建议关注那些曾经高点跌幅超过90%,市值排名在100-1000名左右的项目。这点我很认同,但根据我的实战经验,或许可以把范围再放大些。记得2020年时,我关注过一个当时排名800多名的项目,团队一直在默默开发,后来在2021年牛市时竟然冲进了前50。所以现在我更倾向于关注500-1500名的区间,这里面往往藏着真正的"黑马"。

基本面:活着的证明

Github还在更新、社群还在运营,这两点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不过说实话,普通投资者可能不太会天天盯着Github看代码提交。我更习惯关注项目的社交媒体活跃度,就像观察一个人的朋友圈——如果连最基本的社交账号都几个月不更新,那这个项目大概率已经"凉了"。我之前就吃过亏,投了一个表面光鲜但社交媒体已经三个月没有互动的项目,结果发现团队早就名存实亡。

叙事性:讲好下一个故事

关于新概念这一点,我感触特别深。每个牛市都会孕育新的叙事方向,像DeFi Summer、NFT狂热、Layer2之争。现在市场处于熊市,正是新叙事酝酿的最佳时机。记得2020年熊市末期,那些提前布局DeFi概念的项目,后来都获得了惊人的回报。所以我现在特别关注那些在熊市中仍然坚持创新的项目。

投资中的几个误区

说到筹码面和流动性这两点,我和作者看法不太一样。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庄家控盘"最终失败的案例。去年有个号称"筹码高度集中"的项目,庄家拉盘时气势汹汹,结果遇到市场转向,连庄家自己都跑不出来。所以我认为,真正的好项目不需要靠筹码操控,时间会证明一切。

至于上大交易所这事,我更倾向于逆向思考。现在很多项目把上币安当作终极目标,但往往上线即巅峰。反而是一些优质项目,刚开始在二三线交易所低调发展,等真正做出成绩后,大所会主动找上门来。就像Uniswap,当初谁会在意它上不上大所?

投资心态的修炼

最后想说一个比选币标准更重要的事——投资心态。在寻找"百倍币"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我催眠的陷阱。我见过太多朋友,开始时只是小仓位试水,后来越投越坚信自己找到了"下一个比特币",结果把身家都压上去。这种"上头"心理特别危险,我自己也交过不少学费才学会控制。

所以我的建议是:把这些潜在百倍币当作彩票就好,控制仓位在总资产的5%以内。记住,它们只是"有可能",而不是"一定"会百倍。保持理性,才能在币圈活得长久。

参考链接:Foresight Ventures: 捕获百倍币之归零基金计划

(责任编辑:资讯)

推荐文章
  •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当比特币遇到CPI数据的考验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当比特币遇到CPI数据的考验 昨晚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就像一记重拳,CPI年增率3.7%超出预期,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作为经历过多次市场起伏的老交易员,我太清楚这类数据对加密市场的冲击力了。比特币:在25000美元上演的心理博弈有趣的是,比特币虽然短暂跌破25000美元心理关口,但就像弹簧一样立刻弹了回来。这种盘面让我想起2019年的某个交易日,当时也是在关键支撑位上演类似的戏码。现在的25000美元就像当年那个支撑位一样,成... ...[详细]
  • 美联储主席深夜放鹰 全球金融市场遭遇当头一棒

    美联储主席深夜放鹰 全球金融市场遭遇当头一棒 昨晚金融市场又上演了一出好戏。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一席话,就像往沸腾的油锅里浇了一盆冷水,让近期狂欢的风险资产瞬间冷静下来。说实话,这场景似曾相识——每次市场开始乐观过头,鲍威尔就会适时地泼一盆冷水。上周市场还沉浸在"加息见顶"的美好预期中,全球股市和加密货币市场像打了鸡血似的节节攀升。美债收益率回落,美元指数走软,风险资产简直high到了极点。我在朋友圈看到不少投资者已经开始盘算着"抄底""加仓"... ...[详细]
  • SEC再出重拳!Kraken步Binance后尘面临监管风暴

    SEC再出重拳!Kraken步Binance后尘面临监管风暴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又在加密货币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次他们把矛头直指Kraken交易所,指控这家老牌交易平台存在严重的资金管理问题,而且未经注册就擅自开展证券业务。说实话,作为行业观察者,我对SEC这种"先开枪后问话"的做法已经见怪不怪了。资金管理的"灰色地带"SEC这次特别强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细节:Kraken居然把客户资金和自己公司的资产混为一谈。想象一下,你把比特币存在交易所,... ...[详细]
  • DeFi借贷协议深度解析:利率期限的奥秘

    DeFi借贷协议深度解析:利率期限的奥秘 记得2020年那个狂热的DeFi夏天吗?Compound点燃了整个市场的热情,随后像Aave这样的借贷协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说实话,现在市场上90%的项目都是互相抄来抄去,但总有些天才在默默创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借贷协议中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利率期限。贷款的本质其实很简单说白了,贷款就是A把钱借给B,B除了还本金还得支付利息。但问题来了:在去中心化的世界里,谁知道屏幕后面坐的是人是狗?于是就有了抵押... ...[详细]
  • 市场情绪过山车:PPI数据引发的暴跌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市场情绪过山车:PPI数据引发的暴跌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昨晚那根针简直就是在耍流氓!前一天CPI数据刚给市场打了剂强心针,转眼PPI就甩出一记耳光。更绝的是川普半夜跳出来给通胀洗地,这剧本演得也太刻意了吧?说实话,九月降息这事儿板上钉钉,但PPI这么一搅和,原本信心十足的25个基点现在都变成未知数了。数据背后的权力游戏要我说啊,这些经济数据就是个幌子。真正关键的是川普和美联储掰手腕的力度。只要川普的人在议息会上够硬气,通胀就算涨到天上也拦不住降息。不过... ...[详细]
  • 稳定币的稳字困局:我们能相信这个承诺吗?

    稳定币的稳字困局:我们能相信这个承诺吗? 说起稳定币,就像是在加密货币世界里寻找避风港。这些声称与美元等传统资产挂钩的数字货币,本该给投资者一个价格稳定的避风港。但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得多,近几年的市场表现简直就是在打脸这个"稳"字。稳定币的美丽谎言我见过不少投资者因为比特币的剧烈波动而转向稳定币,他们天真地以为找到了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既有加密货币的便捷性,又不用担心价格暴跌。但2022年Terra的UST崩盘事件给所有人上了一课,算法...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惊魂夜:CPI数据引爆大规模爆仓潮

    加密货币市场惊魂夜:CPI数据引爆大规模爆仓潮 昨晚的市场简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CPI数据稍微好于预期这个"好消息",反而成了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韩国资金像受惊的兔子一样集体出逃,BTC价格直接跌破3.5万美元的关键心理价位。8800万美元的多头清算量创下历史新高,这个数字让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市场回忆录:从五万手哥到18亿巨亏有个老朋友给我发来一张亏损截图,单笔亏损高达18亿!说实话,虽然在这个圈子混了这么久,看到这个数字还是让我震... ...[详细]
  • 链游革命进行时:Dojo与Mud如何重塑游戏未来?

    链游革命进行时:Dojo与Mud如何重塑游戏未来? 每当新技术浪潮来临,游戏总是那个最敏锐的弄潮儿。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游戏行业永远在扮演着"技术布道师"的角色。作为一个在游戏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亲眼见证过太多技术革命在这里萌芽。而现在,区块链游戏正在书写新的篇章。为什么需要全链游戏?记得第一次听到"全链游戏"这个概念时,我和许多同行一样充满怀疑。毕竟现有的区块链游戏已经让我们吃够了苦头——性能瓶颈、高昂费用、糟糕体验... ...[详细]
  • BAKE币逆势大涨!这个DeFi黑马凭什么单日暴涨11%?

    BAKE币逆势大涨!这个DeFi黑马凭什么单日暴涨11%? 这两天加密货币市场普遍回调,但BAKE却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老韭菜们都在讨论这个来自BakerySwap的代币,24小时涨幅超过11%,价格冲到了0.1713美元,成交量更是高达1.39亿美元。说实话,这种表现让不少人都眼前一亮。BAKE凭什么这么牛?BAKE作为BakerySwap的原生代币,可不是一般的山寨币。记得2020年9月刚上线时,很多人还把它当成BSC上的又一个"仿盘"。但人家团队确实... ...[详细]
  • Arweave网关:打开永久互联网大门的钥匙

    Arweave网关:打开永久互联网大门的钥匙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去中心化存储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赞叹Arweave正在构建的Permaweb愿景。记得去年我在测试一个去中心化应用时,突然发现传统云存储的数据莫名其妙消失了,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永久存储的价值。而Arweave网关就是这个愿景落地的重要推手。永久互联网的守护者想象一下,你在网上发布的重要文档或创作的艺术作品永远不会消失。这就是Arweave通过其超过200个全球网关网络正在实现的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