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个加密圈子都陷入了"打铭文"的狂欢,这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疯狂收集小浣熊水浒卡的年代。昨晚FIL铭文上线,今早醒来就已经被抢购一空。看着朋友圈里那些圈外朋友焦急地询问"怎么买",我不禁想起了当年排队买限量球鞋的场景。
说到技术原理,铭文就像是比特币交易的"备注栏"升级版。原本只能写几个字的备注,现在居然能塞下一张表情包!这种神奇的变化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用收音机偷偷收听境外电台的经历——技术的小突破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大变革。
加密世界的新物种:数字时代的"猴票"
虽然总有人喜欢把加密货币比作股票,但要我说,现在的铭文热潮更像是上世纪90年代的集邮热,只是换了个数字皮囊。记得我舅舅当年就是靠着几张猴票在北京买下了第一套房,现在看着BRC20铭文的价格走势图,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回来了。
在欧洲有个叫列支敦士登的小国,他们最出名的不是钟表也不是银行,而是邮票。这个国家的邮票收入能占到GDP的10%,简直不可思议!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纸片经济"早就是门正经生意。
历史的惊人相似:从猴票到铭文
1980年那枚面值8分钱的猴票,就像今天的比特币铭文一样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我查过资料,当年北京邮票总公司门前排队的人群能从和平门排到宣武门,足足3万多人!现在的Gas费高涨算什么?至少我们不用像当年那样担心被挤破柜台。
有趣的是,当年邮市的几个关键特征在今天都能找到对应:发行量暴涨:从最初的几十万枚到后来的上亿枚参与者激增:15年间从10万人飙升至1500万销毁机制:四次大规模销毁都没能阻止市场泡沫
铭文的优势:更透明的数字收藏
比起传统邮市的种种弊端,铭文市场至少有三大优势:首先,所有信息都在链上看得见摸得着;其次,没有所谓的"主管部门"来割韭菜;最重要的是,全球玩家都能平等参与,不需要托关系找门路。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主流铭文的持有者也就万把人,比起当年邮市1500万的参与规模还差得远。要我说,这市场顶多算是80年代初的水平,离真正的狂热还远着呢。
最后解释下为什么用邮票而不是NFT来比较:NFT更像是数字艺术品,而铭文那种全民参与的狂热氛围,分明就是数字版的"集邮热"啊!说到底,人类对稀缺性的追逐从来都没变过,只是载体从纸质变成了区块链而已。
顶: 9725踩: 5
铭文密世一邮狂热场加界的集数字盛宴
人参与 | 时间:2025-09-15 01:36:00
相关文章
- 从默默无闻到行业标杆:Statter Network的传奇崛起之路
- 以太坊活跃度爆发背后:暴跌警报还是抄底良机?
- 市场动荡中,这位以太坊大户的操作透露了什么?
- 美联储加息按下暂停键?加密货币市场反应值得玩味
- 黑客事件余波未平:CRV交易量惊现自由落体后的行业思考
- DeFi领域的又一次警钟:Balancer前端遭入侵,近24万美元不翼而飞
- Solana凭什么赢得Visa和MakerDao的青睐?这个技术狂魔到底有什么魔力
- 揭秘朝鲜黑客的致富密码:从LinkedIn钓鱼到34亿美元加密货币大劫案
- 重磅消息!Coinbase再次提高USDC存款利率至5%,加密市场暗流涌动
- 揭秘小币种爆发密码:我的实战经验分享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