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软背后么了秘密以太走势这些藏着近坊怎期的

 人参与 | 时间:2025-09-15 06:13:49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我最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比特币屡屡冲击28000-28500美元关口时,以太坊却显得力不从心,仅仅勉强测试1750美元的阻力位。这不禁让人想问:以太坊到底怎么了?

汇率走势:一场持续一年的"失血"

自从去年"合并"(The Merge)完成后,ETH/BTC这对货币对就陷入了漫长的下跌通道。记得2022年初的时候,ETH/BTC还在0.081的高位,到6月份就跌到了0.05附近。虽然合并消息带来了一波反弹,但好景不长,如今又跌回到0.058的水平。

不过,作为一个老韭菜,我要提醒大家别太悲观。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到2018年熊市,当时的ETH/BTC可是跌到了0.01的低谷。相比之下,0.05的水平已经反映了以太坊生态的巨大进步。这就像看着一个孩子成长——虽然现在处于青春期低谷,但比起幼年时期已经强壮太多了。

技术面:ETH还在"水下游"

从技术指标来看,ETH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8月18日那波下跌后,价格一直被压制在200日均线下方,MACD指标也才刚刚接近零轴。相比之下,BTC已经在10月1日成功突破200日均线,MACD指标更是进入了"水上"区域。这种分化走势让人不禁想起去年的行情——当时也是BTC率先走出独立行情。

四大关键因素影响ETH走势

1. 链上活动遇冷,ETH重回通胀

最近两个月链上冷清得让人心疼。一方面没有新项目热点,另一方面几个大项目接连出事——被盗、跑路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结果就是gas费长期维持在10gwei以下的低水平。这直接导致ETH供应量超过消耗量,近30天通胀率达到0.275%,新增了2.7万枚ETH。

不过话说回来,合并后整体来看ETH还是通缩的。这就好比减肥期间偶尔放纵一天,不会影响长期效果。合并至今的通缩率-0.217%,减少了27.7万枚ETH,这个数据还是相当给力的。

2. 质押热情降温

以太坊的质押数据很有意思。目前有84.4万个活跃质押节点,质押了约2700万枚ETH,质押率达到25.33%。但新增质押的速度明显放缓了——现在排队等待质押的只有5723个节点,按照每天最多处理2700个的速度,两三天就能消化完。这可是上海升级以来最冷清的时期。

这让我想起去年DeFi Summer时的盛况,现在这种冷清确实让人唏嘘。不过换个角度想,也可能是市场在等待下一个爆发点。

3. 创始人持续抛售

V神最近的举动确实让不少人心里打鼓。10月7日他又往Bitstamp转了1000枚ETH,约合164万美元。过去两个月累计转出了4400枚ETH,价值723万美元。虽然这个量级对市场价格影响有限,但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不容忽视——毕竟创始人的动向往往被视作"内部信号"。

4. FTX黑客的"神操作"

要说最近一周最戏剧性的事件,莫过于FTX黑客开始大规模抛售ETH买入BTC。这个去年11月就盗走18.5万枚ETH(价值3.08亿美元)的黑客,在沉寂10个月后突然行动。9月30日到10月6日期间,他们通过ThorChain将7.1万枚ETH兑换成BTC,还用了各种隐私协议转移资产。目前还有11万枚ETH(1.76亿美元)在8个地址里等待处理。

说实话,看到黑客这么专业地操作,我都想给他们发offer了。但这种大规模抛售确实给ETH带来了不小的短期压力。

合约数据:持仓量持续缩水

合约市场的数据同样不容乐观。今年1月ETH涨到1600美元时,合约持仓达到年度最高的237万枚;4月份冲2000美元时也有122万枚的持仓;8月18日下跌前是89万枚;而现在只剩下73万枚了。这个降幅相当惊人——比年初高点下降了45%!

这种情况让我想起2020年的市场,当时也是持仓量持续萎缩后迎来了大爆发。历史会不会重演?让我们拭目以待。

总结与展望

长期来看,ETH相对BTC的汇率确实在提升——从上一轮熊市的0.01到现在0.05以上。但是短期内确实处于弱势。基本面来看,虽然合并后整体通缩,但近期链上冷清导致暂时性通胀。质押数据显示市场热情有所降温,加上创始人抛售和黑客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ETH短期内确实面临挑战。

不过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想说:市场的周期性永远不会改变。现在的冷清,或许正是为下一轮行情积蓄能量。毕竟,以太坊生态的根基还在,创新从未停止。

(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10月7日)

顶: 75165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