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先录一位沉浮稳定驱的十年深度思考
作为区块链行业的资深观察者,我最近有幸聆听了Circle创始人Jeremy Allaire的深度分享。这位稳定币领域的开拓者坦诚地回顾了公司十年的风雨历程,特别是在今年3月硅谷银行(SVB)危机期间,他们经历了堪称创业以来最惊心动魄的时刻。当时USDC一度脱锚,整个行业都屏住了呼吸。
从创业初心到行业标准
Allaire的讲述让我想起了五年前USDC刚问世时的场景。那时"稳定币"这个概念还很新,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它。我清楚地记得Allaire当时说过:"我们不是在创造另一种加密货币,而是在构建互联网时代的美元协议。"这种远见令人印象深刻。
通过与Coinbase的战略合作,USDC从无到有,如今已成为市值数百亿美元的数字美元基础设施。Allaire特别强调了这个过程中的关键转折:从行业自律治理向政府监管框架的过渡。这让我想到,任何创新最终都要回归主流体系,与其抗拒不如主动拥抱。
危机中的成长
谈到SVB危机时,Allaire的语气依然能感受到当时的紧张。他分享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就在SVB倒闭前两周,他们刚刚开始将现金储备转移到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这个时机简直像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得以在风暴来临前加固了堤坝。
作为亲历者,我见证了当时市场的恐慌情绪。但Allaire的看法很独到:"危机反而证明了透明度和合规的价值。"现在Circle的储备94%都存放在SEC监管的基金中,这种级别的透明度在业内确实罕见。
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听到Mercado Libre将采用USDC的消息时,我立刻意识到这对拉丁美洲市场的意义。Allaire举了个生动的例子:"想象一下,一个阿根廷的家庭主妇现在可以通过日常购物app轻松持有美元资产,这对通胀肆虐的地区意味着什么?"
数据显示70%的USDC使用来自美国境外,这让我想起在东南亚考察时看到的情景:街头小店都在用稳定币进行跨境结算。Allaire将这种现象称为"数字美元的自然选择"——在货币不稳定的地区,人们本能地寻求更可靠的储值方式。
监管的十字路口
谈到美国稳定币法案时,Allaire展现出了政策专家的深度。他特别提到:"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关乎美元在全球数字时代的领导地位。"这个观点发人深省——当中国在推进数字人民币时,美国如果错失稳定币的监管先机,可能会付出怎样的战略代价?
作为行业观察者,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加密行业常抱怨监管,但像Circle这样的企业却在积极推动合理监管。Allaire甚至提出了颇具前瞻性的建议:利用加密技术本身来改进KYC流程,既能合规又能保护隐私。
未来十年的蓝图
展望未来,Allaire描绘的愿景令人振奋:"我们正在从稳定币发行商转向Web3基础设施平台。"这个转型让我想起早期的亚马逊从电商转向云服务。他们新推出的可编程钱包平台,可能会成为Web3时代的"AWS"。
特别打动我的是Allaire对全准备金模式的执着。他认为:"区块链技术终于让我们能够实现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们关于安全货币的梦想。"这种将技术创新与金融理论相结合的思考,展现了他作为行业领袖的深度。
十年风雨,Circle的故事远未结束。在这个数字美元的新纪元,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公司的成长历程,更是整个金融基础设施的范式转变。正如Allaire所说:"我们才刚刚触碰到冰山一角。"对于关注金融科技未来的每一个人来说,这趟旅程都值得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案例)
-
市场观察者们最近都盯着狗狗币(DOGE)的行情走势,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迷因币正在0.06209美元的关键阻力位附近苦苦挣扎。说实话,这个位置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把多头们的热情都挡在了外面。昨天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上涨势头,在这个阻力位前又被打回了原形。让我给你还原一下这场攻防战:DOGE价格先是冲高遇阻,然后空头们抓住机会把价格砸到了0.06064美元的低点。虽然现在稍微回稳到了0.06081美元,但... ...[详细]
-
最近glassnode公布了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比特币价格已经跌破了短期持有者的成本线。具体来说,1个月持有者的买入成本在11.36万美元,3个月持有者的成本在11.56万美元,而现在价格已经低于这两个关键点位。这意味着什么?市场上大部分短线投资者现在都处于浮亏状态。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深知这种情形下市场会变得非常敏感。当短线投资者亏损时,他们往往会在价格稍有反弹时就急着"割肉"... ...[详细]
-
16岁的比特币vs112岁的美联储:一场关于金融透明度的世纪对决
说来难以置信,一个16岁的"数字小孩"居然在财务透明度上完胜百年老店美联储。比特币这匹区块链黑马,用它的开源账本技术让每一笔交易都沐浴在阳光之下;而掌管着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联储却像是个戴着面纱的神秘老者,至今不敢完全揭开自己的账本。比特币:自带"财务健康手环"的数字货币比特币最让我佩服的地方,不是它暴涨暴跌的价格曲线,而是它那种"光明磊落"的性格。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更新着"朋友圈",每10分钟就... ...[详细]
-
最近几年,数字货币的热潮就像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而香港这个国际金融老牌选手,正在这场风暴中展现出独特的舞姿。记得去年参加一场金融科技论坛时,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同行半开玩笑地说:"现在谈金融创新,要是不提数字资产,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话虽然戏谑,但道出了当下的现实。监管框架:不是枷锁,而是安全绳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最近在一次行业活动上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他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监管就像给高... ...[详细]
-
今天币圈有几个值得关注的动态:dYdX社区投票通过了启动dYdX Chain Beta阶段的提案;有报告显示2018年至今Web3游戏项目融资总额已达19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针对加密货币的税收提案还在调整中;另外彭博分析师辟谣了贝莱德申请XRP信托的传闻;FTX最近也有大动作,5小时内向Kraken和OKX转移了价值2400万美元的资产。交易是一场心理马拉松说实话,在这个市场里摸爬滚打久了,我越来... ...[详细]
-
最近在研究金融科技领域时,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股票代币化正在金融圈掀起一阵飓风。记得去年参加一个区块链峰会时,这个话题还只是少数极客们的小众讨论,如今却已然成为了华尔街和加密世界的共同焦点。效率革命的另一面说实话,第一次听说"T+0"结算时,我这个金融老鸟都惊呆了。要知道传统金融市场里,我们还得忍受T+1甚至T+2的等待。现在通过区块链技术,结算几乎可以做到实时完成,就像是金融系统突然喝了... ...[详细]
-
最近在加密圈里,一个名叫Hyperliquid的项目让所有人眼前一亮。说实话,第一次看到他们的数据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30天收入9563万美元,年化收入预计11.47亿美元!更让人震惊的是,创造这个奇迹的团队只有11个人。这意味着平均每个人每年为公司创造了超过1亿美元的收入,这个数字放在全球任何行业都是惊人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加密界异类"Hyperliquid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发... ...[详细]
-
说实话,看着2025年的加密市场,我这个老韭菜都不禁感叹:这次真的不一样了!160亿美元资金流动、100多宗并购交易,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正在脱胎换骨的行业。就像当年互联网泡沫后留下的亚马逊和谷歌一样,现在的加密市场正在经历着类似的蜕变。看得见的改变:从赌场到基建狂魔还记得2017年那种疯狂的ICO热潮吗?那时随便一个白皮书就能圈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市场让我想起硅谷的一句老话:"先造铁锹的人... ...[详细]
-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
作为华尔街最有远见的投资人之一,Cathie Wood最近和我聊了聊她对加密市场的最新看法。说实话,这位投资女王的观点总是能给人惊喜——就像她说的,稳定币的发展速度连她自己都始料未及。"你知道吗?我们原本预测稳定币要到2025年才能达到150万规模,"Cathie笑着告诉我,"但现在看来,这个数字可能太保守了。在《Big Ideas 2025》报告中,我们甚至考虑把新兴市场预期调低一些——因为其他... ...[详细]
-
说实话,这次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的演讲比我预想的要有意思得多。那天晚上10点,当鲍威尔站在怀俄明州的讲台上时,全场经济学家都竖起耳朵——大家心里清楚,这位美联储掌门人很可能会给出未来货币政策的重要线索。经济前景暗流涌动鲍威尔一开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打官腔,而是直截了当地指出:"伙计们,现在的局面可不太妙。"他用"韧性"这个词来形容当前美国经济,但我感觉更像是给病人打气的话术。说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