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之析链扩路2技进全景解区块术演
最近参加SeeDAO投研公会的讨论会让我受益匪浅。特别荣幸能听到萨摩老师关于Layer 2技术的分享,这位跨界大咖的见解总能让人茅塞顿开。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研究者,我发现Layer 2技术正在成为解决公链扩容难题的关键所在。
公链扩容的困局
记得2017年那会儿,以太坊上养个加密猫都能把网络堵得水泄不通。传统公链的TPS实在太低了,比特币7笔/秒,以太坊15笔/秒,跟我们日常用的Visa、支付宝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区块链开发者们主要尝试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简单粗暴地扩大区块容量。BCH把区块从1MB扩大到32MB,BSV更是直接取消上限。这就像把高速公路从4车道拓宽到32车道,短期看确实缓解了拥堵,但代价是区块链体积暴增。我亲眼见过运行全节点的设备从普通电脑升级到专业服务器,这明显违背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初衷。
第二种方法是加快出块速度。但这也带来了新问题,2023年Polygon就发生过157个区块重组的事故,相当于将近6分钟的交易记录被推翻重写。这让我想起当年比特币分叉时的混乱场景,普通用户根本搞不清自己该用哪条链。
Layer 2技术的演进之路
就在开发者们为扩容问题焦头烂额之际,Layer 2技术悄然兴起。这让我想起互联网发展早期,也是在TCP/IP基础上叠加HTTP等协议来丰富应用场景。
早期的探索
最早的闪电网络就像朋友间的"记账本"。我和小明各存100块到智能合约,之后在"小账本"上随便转来转去,最后再统一结算。这种方式速度快、费用低,但只能做简单转账,功能太单一。
后来出现的侧链方案就像在主路旁边修建支路。我在以太坊主网上锁定资产,在侧链上就能自由交易。Polygon就是典型代表,它把出块时间缩短到2秒,TPS提升到7000+。但问题在于侧链安全性全靠自己,去年某条侧链被攻击时,用户损失惨重。
Plasma的得与失
Plasma方案让我眼前一亮。它定期把交易"快照"上传到主网,就像会计每月向税务局报账。但这种方案有个致命缺陷:提款要等7天挑战期。想象一下,你想从支付宝提现却要等一周,这体验得多糟心?
Rollup技术的突破
现在最火的Rollup技术,就像把交易"压缩打包"。我观察到两种主流方案各有特色:
OP-Rollup:简单实用
OP-Rollup就像我们寄快递,打包时不用每件都检查,默认大家寄的都是合法物品。如果有人举报违禁品(提交欺诈证明),再开箱检查。这种方案兼容性好,但提款还是要等7-14天。
ZK-Rollup:黑科技加持
ZK-Rollup则用上了密码学黑科技。它不告诉你交易细节,却能证明交易合法。就像数学老师不展示解题过程,但能证明答案正确。这种方式安全性更高,确认速度快,但目前开发难度较大。
未来展望
以太坊即将到来的Deneb升级让我特别期待。它引入了Blob交易,就像给Layer 2开了个专属存储空间。预计这将使Layer 2交易成本降低10倍以上。
另外,账户抽象技术也值得关注。现在用私钥管理账户就像要求每个网民都懂Linux命令行。未来通过智能合约钱包,用户可以像使用微信钱包一样简单。
这次分享让我深刻认识到,区块链扩容不是简单的技术竞赛,更需要平衡安全、去中心化和性能。Layer 2正在打开Web3大规模应用的大门,虽然前路仍有挑战,但方向已经愈发清晰。
(责任编辑:论坛)
-
TON生态掘金指南:从Telegram巨量用户池切入的Web3新大陆
说实话,最近TON生态的火热程度让我这个老区块链观察者都有些惊讶。还记得2020年那个令人唏嘘的时刻吗?当时Telegram迫于监管压力不得不放弃TON项目,多少人以为这个故事就此终结。然而就像互联网行业常说的那句话: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优质项目的自愈能力。2023年9月那个转折点来得恰到好处 - Telegram和TON基金会官宣合作的那一刻,我在办公室差点打翻了咖啡。他们推出的TON Space自... ...[详细]
-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经济模型的研究者,我不得不说Nervos Network即将在11月19日迎来的减半事件值得每个投资者认真关注。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减产,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加密经济实验——基础发行量直接腰斩,从每年42亿枚CKB骤降至21亿枚。通胀率骤降背后的经济智慧说实话,当看到CKB的通胀率将从7.92%降至3.77%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在如今的Layer 1赛道中实在太罕见了。要知道... ...[详细]
-
最近美国SEC公布的2023财年成绩单让我震惊了!11月14日发布的执法数据显示,这家监管机构简直像打了鸡血一样,全年共发起784项执法行动,虽然数字只比去年增加了3%,但背后透露出的监管决心可不容小觑。那些被SEC盯上的加密大佬们说实话,看完这份报告我第一反应是:SEC今年怕不是跟加密行业杠上了!49.49亿美元的罚款金额虽然比去年64亿的巅峰略有下降,但依然是历史第二高。更让人关注的是,加密领... ...[详细]
-
朋友,最近在币圈混得怎么样?作为一个在加密货币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看到各种令人热血沸腾的宣言时总是又爱又恨。这些口号就像是深夜里的明灯,既让人充满希望,又时不时让人栽个大跟头。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币圈宣言。EOS的"三浪"豪赌还记得2018年EOS喊出的"三浪之后500刀,不排除1000刀"吗?当时EOS的粉丝们简直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说实话,我当时也心动不已,毕竟EOS的技... ...[详细]
-
大哥虽然稳在了12.2万美元,但说实话,这一个月就像是在坐过山车——上上下下就是突破不了。有意思的是,各路资金还在疯狂扫货,昨天ETF又流入了1.78亿美元,但市场就是憋着一股劲儿,差那么临门一脚。这不,关键时刻还得看E(以太坊)的表现。以太坊的华丽转身记得7号那会儿我就说过,E/B汇率要搞事情。果不其然,从0.32一路飙到0.37,以太坊价格也从3600美元冲到4366美元,涨幅超过20%,硬是... ...[详细]
-
又到了周一,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2023年就要进入尾声了。前几天还在穿短袖,这两天已经裹着羽绒服还是觉得阵阵寒意。作为一个常年熬夜盯盘的交易员,冬天的夜晚总是格外难熬——手指冻得发僵,双脚冰凉,却还得强撑着精神盯着屏幕上的K线波动。说实话,有时候真羡慕那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交易者的独白不过每当看到账户里那串红色的盈利数字时,身体的寒意就会神奇地消失不见。这可能就是让我在这个市场坚持这么多年的原因... ...[详细]
-
最近美国政府又搞了个大新闻,几位不太知名的议员联手提出了个"CLARITY法案",说白了就是要禁止联邦政府跟中国的区块链企业做生意。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美国政府打压华为的情形,如今这把火终于烧到了区块链领域。说实话,看到这份名单我有点想笑。Tether、Spartan Network、Conflux Network,还有开发数字人民币的红岸科技,都成了美国的"眼中钉"。特别是Tether,作为全球最... ...[详细]
-
11月10日的新加坡高等法院文件犹如一纸死亡证明,宣告了加密货币借贷平台Hodlnaut的终结。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新加坡公司,如今却要在监管机构和债权人的注视下走向清算之路。说实话,看到又一个加密货币平台倒下,我内心五味杂陈——这不禁让人想起去年Terra暴雷引发的连锁反应。从临危受命到无力回天记得去年8月,Angela Ee Ming Yen和Aaron Loh Cheng Lee两位专家临危受... ...[详细]
-
朋友们好啊,今天咱们聊聊这两天的数字货币市场走势。说实话,最近这行情让不少人都踩了坑,但也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昨天比特币那个突破28000美元的走势,简直就像是在玩心理战,让不少追多的朋友吃了大亏。市场现状解析现在的局面很有意思,比特币在27500美元附近徘徊,感觉就像是在走钢丝。我个人观察,这波反弹看起来像是强弩之末,空头力量还在蓄势待发。以太坊那边就更明显了,昨天那个长长的上影线简直就是在告诉我... ...[详细]
-
今天打开行情软件一看,以太坊这走势真是让人捏把汗。空头势力明显占据了上风,价格一路下探,让不少投资者都坐立不安。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觉得现在正是考验市场耐性的时候。空头突袭,市场急需喘息最近一周ETH的走势简直就像坐过山车。记得前几天还在1900美元附近徘徊,转眼间就被空头砸到了1800美元下方。这种突然的下跌让很多短线交易者措手不及,我认识的好几个朋友都在这波行情中交了学费。市... ...[详细]